在高温环境下(如气温>35℃),丙烯酸网球场施工需针对材料性能、施工工艺及环境控制进行系统性调整,以避免起泡、脱层、开裂等质量问题。以下是基于行业实践和规范的综合应对方案:
一、材料配方优化
耐高温树脂改性
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(MMA)改性丙烯酸树脂,搭配硅烷偶联剂(添加量1.2%-1.5%),使材料在65℃高温下仍保持邵氏硬度≥75D,热变形温度提升至110℃。
添加紫外线稳定剂(如Tinuvin 1130),减少黄变风险,通过ISO 4892-3老化测试,2000小时色差ΔE值≤2.0。
弹性层抗变形设计
采用“三明治”复合结构:底层为2mm高密度弹性层(冲击吸收率≥35%),中间层为1.5mm缓冲层(回弹率≥60%),面层为0.5mm耐磨防滑层(摩擦系数0.7-0.9)。此结构可分散80%以上热应力,降低整体膨胀变形风险。
二、施工时段与工艺调整
动态施工时间管理
地表温度≤40℃时,弹性层摊铺控制在08:00-11:00进行,面层喷涂安排在16:00后,利用夜间低温段完成固化。
温度>40℃时,添加0.3%缓凝剂,缩短单次施工面积至50㎡;温度>45℃时暂停施工并覆盖遮阳网。
薄层多遍施工工艺
弹性层单层厚度≤1.2mm,间隔90分钟压光处理,总厚度误差≤0.3mm/3m。此工艺可均匀释放材料内部应力,减少高温导致的起鼓。
混合料操作时间压缩至15分钟,固化剂比例提升至2.5%-3.0%(常规2.0%),并延长搅拌时间至180秒,增强材料稳定性。
三、环境控制与基层处理
基层含水率与温度控制
使用红外线水分仪实时监测基层含水率,确保<6%。空气湿度>70%时启动移动式除湿机,维持材料表干时间25-30分钟。
混凝土基础需通过喷砂处理(粗糙度CSP≥50)、环氧底涂渗透(用量0.25kg/㎡)及48小时封闭养护(温度30±2℃),提升高温下的粘结强度。
遮阳与物理降温
搭建遮阳棚降低地表温度5-10℃,高温时段覆盖反光膜或湿布,避免阳光直射加速材料固化2 7。
突发高温时,暂停施工并喷洒水雾降温,但需避免水滴接触未固化材料。
四、应急处理与质量验收
高温缺陷修复
表面龟裂:裂缝宽度<2mm时注入双组分修补胶(固化40分钟);≥2mm时开3mm深V型槽填充柔性填缝料。
局部软化:打磨至坚实层后涂布抗UV底剂,分层补涂面层(每层间隔2小时)。
关键验收指标
物理性能:铅笔硬度≥2H,防滑系数BPN≥55,耐磨性≤0.5g/1000转。
环保标准:TVOC≤1mg/m³,重金属未检出,符合GB 36246-2018。
五、全周期养护管理
阶梯式养护方案
0-72小时覆盖反光膜,4-7天每日18:00雾化喷淋(水量0.3L/㎡),8-14天分区域开放使用(单日荷载≤50%)。
年度维护包括高压清洗(压力≤120bar)、弹性增强剂涂布(0.2kg/㎡)及接缝密封处理。
总结
高温环境下施工丙烯酸网球场需以材料耐候性提升为核心,结合动态施工管理与精准环境控制,重点防范起泡、脱层问题。建议选择通过ITF认证的丙烯酸系统(如DecoTurf),并委托具备5年以上经验的团队操作。通过科学方案,可确保场地使用寿命达8-10年,综合成本较硅PU降低50%以上。